2011/08/28

看懂>畢卡索

從青少年到藍色時期


他 就是個鬥牛士
不停地揮舞著創意
挑釁昨天的成功
跟世人的審美觀
上帝賜給他的天賦
多到他一輩子 不曾重複過…


立體主義時期
1906年春天,畢卡索從高更、古伊比利亞藝術和加泰隆尼亞的古羅馬雕塑,獲得啟發與影響,開始簡化濃縮空間與造形,帶來《亞維儂姑娘》所掀起的革命。


27歲時畢卡索的《亞維儂姑娘》,掀起現代藝術革命,宣告20世紀繪畫進入立體主義。
這件女子胸像是《亞維儂姑娘》習作之一,也是畢卡索最早對「立體派」的實驗草圖。

男子頭像
是畢卡索最初立體主義的作品。畢卡索顛覆了傳統繪畫從一個固定角度看東西的方法,提供了不同的視角來看一張人的臉。
這張畫裡的男子兩個眼睛和兩邊的臉頰都不在同一視角,拼接起來,就成為不對稱的畫面。


有鬍子的男人
是畢卡索立體主義綜合時期的代表作之一。畫布上拼貼了印花布,為調和印花布和油畫的造形與質感,畫中「人物」的形體也以大量的方形組合起來,僅用簡單的線條或色塊來點出五官與毛髮。



畢卡索的女人

「畢卡索每換一個女人,他的生活全然改變。換房子,朋友圈也換,狗也換,藝術風格也完全轉變。」─ 朵拉.瑪爾

持尖刀的女子
1927年,畢卡索結識了17歲的金髮美女瑪莉-泰瑞莎,他與妻子歐嘉的感情也陷入風暴。《持尖刀的女子》畫中,畢卡索以誇張、扭曲的線條以及大片流淌的鮮血,渲染出他在婚姻中點滴在心的苦痛。



1935年9月,瑪莉-泰瑞莎為畢卡索生下一女;11月,畢卡索另擁新歡朵拉.瑪爾。這幅1936年畫的《百葉窗前沉睡的女子》,泰瑞莎在陰暗的百葉窗前沉睡著,彷彿知道離別將至而滿懷憂傷。


百葉窗前沉睡的女子

朵拉-瑪爾肖像
1936年,畢卡索認識了南斯拉夫籍的藝術家朵拉‧瑪爾,畢卡索在她身上找到了女性獨立自主的個性魅力。這幅《朵拉‧瑪爾肖像》,在不同色塊組合的空間裡,朵拉瑪爾像一尊古希臘的雕像,一隻手撐在臉頰旁,好像陷入沉思。


瑪莉-泰瑞莎肖像
從1937年《瑪莉-泰瑞莎肖像》系列畫作開始,畢卡索刻意地向梵谷致敬,模仿梵谷的色彩和激烈的表現派風格,以分析式立體派的解構來描繪女性和情人天使般的面容。

沒有留言:

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, Blogger...